一、程序分析的定義
所謂程序分析,是用固定的記號、圖表,把一連串的過程或作業方法表示出來,以期得到關于對象物的變化及作業者行為系列情報分析圖表的總稱。
二、程序分析的符號
程序分析的對象:生產制造過程 生產服務過程 生產管理過程
程序分析的目的:最低的消耗 最高的收益
程序分析的意義
準確掌握工藝過程的整體狀態
工藝流程的順序
明確工序的總體關系
各工序的作業時間確認
發現整體工序不平衡的狀態
三、程序分析的方法
1個不忘---動作經濟原則
4大原則---ECRS
5個方面---加工 、搬運、 檢查 、等待、 儲存
5W1H/5WHY
四、“ECRS”四大原則
取消(Elminate):在經過“完成了什么”、“是否必要”及“為什么”等問題的提問,而不能有滿意答復者皆非必要,即予取消。
合并(Combine):對于無法取消而又必要者,看是否能合并,以達到省時簡化的目的。
重排(Rearrange):取消、合并后,可再根據“何人、何處、何時”三提問進行重排,使其能有最佳的順序、除去重復、辦事有序。
簡化(Simple):經過取消、合并、重排后的必要工作,就可考慮能否采用最簡單的方法及設備,以節省人力、時間及費用。
五、程序分析技巧
六、程序分析的相應圖表
七、工藝程序圖分析步驟
工藝程序圖作用:
1 各工序之間的相互關系,便于從整體上發現存在問題及關鍵點
2 清晰表明各材料及零件的投入點,規格,型號及加工時間以便制訂采購計劃
八、工藝流程的四大模式
九、流程程序分析步驟
流程程序分析作用:
1 對某一零件或產品做全面的分析,獲得全面的資料,為流程進一步優化奠定基礎
2 為設施優化布置提供必要基礎數據
3 是作業分析及動作分析前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環節
十、線路圖的繪制
線路圖是依比例縮小繪制的工廠簡圖或車間平面布置圖,以圖示方式表明產品或工人的實際流通線路。
繪圖時,首先應按比例繪出工作地的平面布置圖,然后將工序用規定的符號標示在線路圖中,并用線條將這些符號連接起來。注意在線的交叉處,應用半圓型線,如果產品或零件要進行立體移動,則宜采用層別圖來表示。
布置原則
距離最短原則 ——移動的距離時間越短越好
物流順暢原則——物流不出現交叉逆行
利用立體空間原則——盡量充分利用立體空間提高場地利用率
安全滿意原則——確保作業人員安全并減輕勞動強度
靈活機動原則——可根據工序的變化隨機應變
布置與經路分析作用:
1 重點對”搬運”和”移動”的線路進行分析,與流程程序分析圖配合使用,達到縮短距離和改變不合理流向的目的
2 詳細了解產品及作業人員的實際流通路線
3 合理布局及降低運輸成本
案例演練---制胚車間
瓶胚打包流程程序圖
人機作業分析圖